[拼音] shàn cái nán shě
[释义]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拼音] shān róng hǎi nà
[释义]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出处] 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拼音] shān zōu hǎi shì
[释义]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出处] 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拼音] shǎng bù yú rì
[释义] 见“赏不逾时”。
[出处] 《晋书·祖逖传》:“其有微功,赏不逾日。”
[拼音] shǎng bù yú shí
[释义] 谓及时行赏。
[出处] 《司马法·天子之义》:“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拼音] shǎng láo fá zuì
[释义] 见“赏功罚罪”。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拼音] shāng xīn jí shǒu
[释义]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出处]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拼音] shè xīn jī lǜ
[释义] 处心积虑;用尽心思。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贼臣迁都》:“魏唐之祚,竟为高朱所倾。凶盗设心积虑,由来一揆也。”
[拼音] shēn bì gù lěi
[释义] 犹深沟高垒。
[出处] 《晋书·蔡豹传》:“宜顿兵所在,深壁固垒,至秋不了,乃进大军。”
[拼音] shēn bù yù shí
[释义] 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拼音] shén cáng guǐ fú
[释义] 比喻变化莫测。
[出处] 唐·司空图《漫书》诗:“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拼音] shēn chén rì yuè
[释义]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拼音] shēn dāng shǐ shí
[释义]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出处] 《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拼音] shén duǎn qì fú
[释义] 谓心性浅薄浮躁。
[出处] 明·高攀龙《困学记》:“学者神短气浮,便须数十年静力,方得厚聚深培。”
[拼音] shén gōng tiān qiǎo
[释义]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宋·秦观《录宝林事实》:“吲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拼音] shén gōng yì jiàng
[释义]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拼音] shén huá guǐ jiào
[释义] 形容大喊大叫。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四三个牢头忙上前来捉时,早被他一顿抽拔拳,都打得死去活转来,便就神哗鬼叫的打将出来。”
[拼音] shěn jǐ dù shì
[释义]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出处]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拼音] shēn jiàn yuǎn lǜ
[释义] 看得深,想得远。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
[拼音] shén lǐng yì dé
[释义] 形容领悟透彻。
[出处] 《高坐别传》:“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