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千凑万挪

    [拼音] qiān còu wàn nuó
    [释义] 凑:凑集。千方百计筹集挪借资金。比喻尽力筹资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过到什么破窑里去了。”
  • 犬马之齿

    [拼音] quǎn mǎ zhī chǐ
    [释义] 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出处] 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 犬马齿索

    [拼音] quǎn mǎ chǐ suǒ
    [释义] 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 犬马齿穷

    [拼音] quǎn mǎ chǐ qióng
    [释义] 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极大恩。”
  • 区区之心

    [拼音] qū qū zhī xīn
    [释义]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一点看法或观点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 切切于心

    [拼音] qiè qiè yú xīn
    [释义] 切切:情意恳切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思念
    [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自从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去向,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
  • 切齿愤盈

    [拼音] qiè chǐ fèn yíng
    [释义] 切齿:齿相磨切,愤恨。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张奂传论》:“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
  • 气吞万里

    [拼音] qì tūn wàn lǐ
    [释义] 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气吞虹霓

    [拼音] qì tūn hóng ní
    [释义] 虹霓:彩虹。气势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 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 气生气死

    [拼音] qì shēng qì sǐ
    [释义] 气:气恼。气得死去活来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 气冠三军

    [拼音] qì guàn sān jūn
    [释义]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 气盖山河

    [拼音] qì gài shān hé
    [释义]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出处] 《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 气粗胆壮

    [拼音] qì cū dǎn zhuàng
    [释义]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首:“然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 去就之际

    [拼音] qù jiù zhī jì
    [释义] 就:接近。指进退的分寸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以至于此。”
  • 去害兴利

    [拼音] qù hài xīng lì
    [释义] 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
    [出处] 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 巧不若拙

    [拼音] qiǎo bù ruò zhuō
    [释义]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 全身远祸

    [拼音] quán shēn yuǎn huò
    [释义] 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 全其首领

    [拼音] quán qí shǒu lǐng
    [释义] 保住脑袋与性命
    [出处] 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 庆吊不通

    [拼音] qìng diào bù tōng
    [释义]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指不与人来往
    [出处] 章炳麟《平等论》:“是四类者,庆吊不通,婚媾不遂,载在册府,世世无有移易。”
  • 迁延过时

    [拼音] qiān yán guò shí
    [释义] 迁延:拖延。拖延错过时机
    [出处]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