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ū qū cǐ xīn
[释义] 区区:微小,微薄。常作用谦词。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亦作“区区之心”。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况区区此心,不为诸公所谅乎?”
[拼音] qū tíng cè diàn
[释义] 比喻迅速奔驰。
[出处] 明·何景明《游猎篇》:“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拼音] qū yáng zhàn láng
[释义] 喻以弱击强。
[出处] 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拼音] quán bì guī zhào
[释义] 同“完璧归赵”。
[出处] 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拼音] quán jūn lì dí
[释义] 见“权均力齐”。
[出处] 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
[拼音] quán jūn lì qí
[释义]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拼音] quán shí zhì yí
[释义]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出处] 汉·王充《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
[拼音] quē kǒu niè zi
[释义]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出处] 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拼音] què lǎo hái tóng
[释义] 返老还童。
[出处] 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摄神御气,救护命宝,可以却老还童。”
[拼音] qiè qiè zài xīn
[释义]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出处]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拼音] qiū bō yíng yíng
[释义]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出处]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六回:“再看秋痕,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语。”
[拼音] qiū shí chūn huā
[释义] 比喻德行和才华。
[出处] 清 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凡尔诸生,各宜踊跃,此日驰驱文囿,竞吐珠零锦粲之词;他年黼黻皇猷,伫收秋实春华之用。”参见“春华秋实”。
[拼音] qiū shuǐ yíng yíng
[释义]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拼音] qū shí fèng shì
[释义]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拼音] quǎn mǎ zhī liàn
[释义]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出处] 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拼音] qǐ ér bào fù
[释义] 乞儿:乞丐。乞丐骤然发了大财。比喻学问大增
[出处] 明·袁宏道《瓶史·器具》:“然寒微之士,无从致此,但得宣、成等窑磁瓶各一二枚,亦可谓乞儿暴富矣。”
[拼音] qiān zhī wàn yè
[释义] 树的枝叶很多。形容关系错综复杂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
[拼音] qiān jīn zhī tǐ
[释义]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拼音] qiān jīn yī hú
[释义]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出处] 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拼音] qiān jīn guì tǐ
[释义]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