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ng shēn xùn yì
[释义]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出处]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拼音] qīng shēn zhòng yì
[释义]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拼音]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释义] 见“轻身重义”。
[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拼音] qīng sǐ zhòng qì
[释义]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起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气,结党连群。”
[拼音] qīng sǐ zhòng yì
[释义] 见“轻死重气”。
[出处]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拼音] qīng xīn shǎo yù
[释义] 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出处] 《魏书·张衮传》:“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拼音] qīng yán guǎ xìn
[释义]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出处] 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bì
[释义] 见“青蝇点素”。
[出处] 明·张居正《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
[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yù
[释义] 喻白璧有微瑕。
[出处] 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拼音] qīng yíng rǎn bái
[释义] 同“青蝇点素”。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拼音] qīng yún dú bù
[释义] 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出处] 《白雪遗音·八角鼓·才郎夜读书》:“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
[拼音] qióng jí yào miào
[释义] 形容精妙到极点,多形容音乐。亦作“穷极其妙”、“穷妙极巧”。
[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孝元皇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吹洞箫,自度声曲,分别节度,穷极要妙。”
[拼音] qióng tiān jí dì
[释义] 比喻极边远之处。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拼音] qióng yōu jí wēi
[释义] 比喻深入探求玄奥的学问。亦作“穷纤入微”。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穷幽极微,至纤无际。”
[拼音] qù běn qū mò
[释义] 见“去本就末”。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拼音] qù gù nà xīn
[释义] 犹言去旧迎新。
[出处]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拼音] qù jiù zhī fēn
[释义] 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拼音] qū léi cè diàn
[释义] 见“驱雷掣电”。
[出处] 清·丘逢甲《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拼音] qū léi chè diàn
[释义] 比喻神通广大。
[出处] 明·孟称舜《娇红记》:“把俺那移星换斗神通显,驱雷掣电灵光现。”
[拼音] qǔ qīng fēi bái
[释义] 见“取青媲白”。
[出处]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无章,所以去古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