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āng lín dāo shù
[释义] 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出处] 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拼音] qiáng nǔ mò shǐ
[释义] 同“强弩之末”。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拼音] qiáng shí bó wén
[释义] 同“强记博闻”。
[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拼音] qiáng sǐ lài huó
[释义] 同“强死强活”。
[出处]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拼音] qiáng zì qǔ shé
[释义] 见“强自取柱”。
[出处]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拼音] qiāo bīng suǒ huǒ
[释义]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出处]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拼音] qiāo suǐ sǎ gāo
[释义] 比喻倾家荡产。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拼音] qiē lǐ yàn xīn
[释义]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拼音] qǐn shān zhěn tǔ
[释义] 同“寝苫枕块”。
[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拼音] qíng bù zì yǐ
[释义] 犹情不自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拼音] qīng cái jìng shì
[释义] 见“轻财重士”。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拼音] qīng cí lì jù
[释义] 见“清词丽句”。
[出处] 清·戴名世《道墟图诗序》:“读其诗,摹写物情,颂美祖德,称述土风,清辞丽句,时时错出。”
[拼音] qīng dōu zǐ fǔ
[释义] 见“清都紫微”。
[出处] 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拼音] qīng fù báo liǎn
[释义] 犹言轻徭薄赋。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
[拼音] qīng gān lì dǎn
[释义] 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出处] 宋·梅尧臣《闻密赐》:“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拼音] qíng jiàn yú sè
[释义]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拼音] qīng kǒu bái shé
[释义]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出处] 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
[拼音] qīng qiú huǎn pèi
[释义] 犹言轻裘缓带。
[出处] 明·郭贞顺《上俞将军》:“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
[拼音] qíng shēn gǔ ròu
[释义] 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出处] 《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拼音] qīng shēn xià qì
[释义] 形容谦恭的态度。
[出处] 宋·陈师道《序》:“倾家破产,急士之穷,轻身下气,而交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