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ǐ yǒng āi háo
[释义]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拼音] pán lóng wò hǔ
[释义]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贾芝《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
[拼音] pán lóng jù hǔ
[释义]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曀望建业江山蟠龙踞虎之状,皆依约而得之。”
[拼音] pān jīn lǎn gǔ
[释义]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拼音] pān gāo yè guì
[释义]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拼音] pái kāng zhàng fēng
[释义]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
[拼音] pò jǔ wéi yuán
[释义]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拼音] pín ér lè dào
[释义]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出处]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拼音] pī xīn xiāng fù
[释义]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出处] 《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拼音] páng qiú bó kǎo
[释义]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
[出处] 鲁迅《“皇汉医学”》:“引用书目多至一百余种,旁求博考,洵大观也。”
[拼音] péi shēn xià qì
[释义]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拼音] pī lín xié xiù
[释义] 犹言去粗存精。
[出处] 唐·芮挺章《国秀集》序:“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撷秀,揭厉良多。”
[拼音] pí pá hú yǔ
[释义] 见“琵琶旧语”。
[出处] 唐·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拼音] pī shā pōu pú
[释义] 披:分开。剖:剖开。璞:含有玉的石头。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从石头里剖出美玉。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挑选出所用的人才。
[出处] 唐·刘禹锡《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一入中禁考策词,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
[拼音] pǐ yǒng fǔ xīn
[释义]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以足顿地。拊:敲击。指捶胸顿足,敲击心口,极尽悲哀。
[出处] 汉·扬雄《元后诔》:“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
[拼音] pián shǒu jiù dǎi
[释义] 见“骈首就系”。
[出处] 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拼音] pián shǒu jiù sǐ
[释义] 同“骈首就戮”。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呼其壮士出,以次斩戮,寂无一声,骈首就死。”
[拼音] pián shǒu jiù xì
[释义] 一并被拘禁。
[出处] 清·唐甄《潜书·远谏》:“嫡庶诸子,骈首就系;后嫔贵主,受辱于人。”
[拼音] pián xīng cuò chū
[释义] 谓不断涌现。
[出处] 明·宋濂《送王文冏序》:“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列乎内外,为政咸有可称。”
[拼音] píng chéng jiè yī
[释义]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
[出处] 《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