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释义] 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cǐ àn bù dòng
    [释义] 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拼音] 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释义] 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 《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鸥波萍迹

    [拼音] ōu bō píng jì
    [释义]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出处]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 欧风墨雨

    [拼音] ōu fēng mò yǔ
    [释义]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 鸥鸟忘机

    [拼音] ōu niǎo wàng jī
    [释义]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 呕心镂骨

    [拼音] ǒu xīn lòu gǔ
    [释义]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 喔咿儒儿

    [拼音] ō yī rú ér
    [释义] 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喔咿儒睨

    [拼音] ō yī rú nì
    [释义]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瓯饭瓢饮

    [拼音] ōu fàn piáo yǐn
    [释义]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沤珠槿艳

    [拼音] ōu zhū jǐn yàn
    [释义]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出处] 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 沤沫槿艳

    [拼音] ōu mò jǐn yàn
    [释义]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出处]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 偶变投隙

    [拼音] ǒu biàn tóu xì
    [释义] 隙:漏洞,机会;投隙:投机。随机应变,投机取巧
    [出处]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 霹雳手

    [拼音] pī lì shǒu
    [释义] 指断案敏捷的人
    [出处] 《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 批逆鳞

    [拼音] pī nì lín
    [释义] 批:触;逆鳞: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触摸容易触怒。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逆鳞哉!”
  • 平生之好

    [拼音] píng shēng zhī hào
    [释义] 平生:一生;好:爱好。指一生的爱好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惟平生之好,以屈节而苟生。”
  • 朋党之争

    [拼音] péng dǎng zhī zhēng
    [释义] 朋党:指同类人结成的团体。指为自私目的而结合起来的集团间的争斗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 品德文章

    [拼音] pǐn dé wén zhāng
    [释义] 指学问和品德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
  • 蒲元识水

    [拼音] pú yuán shí shuǐ
    [释义] 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出处] 《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 蒲扇价增

    [拼音] pú shàn jià zēng
    [释义] 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