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iù cǎi xū yù
[释义] 见“谬采虚声”。
[出处] 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自惟庸陋,靡所取裁,顾承过爱,谬采虚誉。”
[拼音] mó chuān tiě xié
[释义] 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出处]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拼音] mò xiāng shǔ rǎng
[释义]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出处]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拼音] mò zhī suǒ wéi
[释义] 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出处] 《晋书·王廙传》:“是时温将废海西公,百僚震栗,温亦色动,莫知所为。”
[拼音] móu rú yǒng quán
[释义] 谋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多。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
[拼音] móu tīng jì xíng
[释义] 犹言言听计从。
[出处] 宋·王令《读》:“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
[拼音] mù bù bié shì
[释义]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拼音] mù cuì cháo hóng
[释义] 形容爱情不专一。
[出处] 清·徐瑶《太恨生传》:“余非登徒子,誓不效杂情奴态,暮翠朝红。”
[拼音] mù dá ěr tōng
[释义]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拼音] mù dèng kǒu wāi
[释义] 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拼音] mù dèng xīn hài
[释义] 见“目眐心骇”。
[出处] 《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拼音] mù jiāo xīn tōng
[释义]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出处]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拼音] mù jǐng cán guāng
[释义]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拼音] mù lǐ chén cān
[释义] 谓早晚礼佛参禅。
[出处]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三折:“我每日家暮礼晨参。你道是暮礼晨参,怎如俺野眠浪宿。”
[拼音] mù lù shū fēng
[释义]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出处] 宋·王十朋《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
[拼音] mù lù zhān shuāng
[释义]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出处] 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箒公侯之门。”
[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
[释义] 见“目乱精迷”。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
[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
[释义]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睛”。
[拼音] mù luò guī běn
[释义] 犹言叶落归根。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拼音] mù tiāo méi yǔ
[释义] 以眉目挑逗传情。
[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彼此目挑眉语,心许已久,苦不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