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ǎn shé shēng huā
[释义] 比喻能说会道。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拼音] miàn hóng jǐng chì
[释义] 见“面红耳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拼音] miàn hóng miàn chì
[释义]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拼音] miàn péng kǒu yǒu
[释义]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
[拼音] miàn rú níng zhī
[释义] 凝脂:凝结的脂肪。比喻脸色洁白柔滑。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拼音] mín kùn guó pín
[释义] 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出处] 《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拼音] mín xī wù fù
[释义]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出处]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民熙物阜岁时丰,三边烽火息,四海受恩隆。”
[拼音] mài fǎ shì ēn
[释义]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
[出处]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拼音] mǎn xiù chūn fēng
[释义]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出处] 元 张可久《水仙子》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拼音] mǎ chén bù jí
[释义]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出处]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拼音] mǎ gé shèng shī
[释义] 见“马革裹尸”。
[出处]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拼音] mǎ rú liú shuǐ
[释义] 形容人马熙攘。
[出处] 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拼音] mǎ rú yóu yú
[释义] 同“马如游龙”。
[出处] 《初学记》卷四引汉·刘桢《鲁都赋》:“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拼音] mǎ yān chē tián
[释义] 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出处] 清·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马咽车阗拉杂声,火光照火月光明。”
[拼音] mǎ zhōng guān wǔ
[释义] 犹言鲁鱼亥豕。
[出处] 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三,盖亦马中关五。”
[拼音] mài dú mǎi dāo
[释义] 谓出卖耕牛,购买武器去从军。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拼音] mài guó qiú lì
[释义] 见“卖国求荣”。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三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拼音] mái shēng huì jì
[释义] 犹销声匿迹。
[出处]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拼音] mǎi xiào yíng huān
[释义] 见“买笑追欢”。
[出处] 《水浒传》第八一回:“俺哥哥要见尊颜,非图买笑迎欢,只是久闻娘子遭际今上,以此亲自特来告诉衷曲。”
[拼音] màn dì màn tiān
[释义]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