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敛容屏气

    [拼音] liǎn róng bǐng qì
    [释义]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烂若披锦

    [拼音] làn ruò pī jǐn
    [释义] 形容文辞华丽。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 擂鼓鸣金

    [拼音] léi gǔ míng jīn
    [释义] 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出处] 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 累块积苏

    [拼音] lěi kuài jī sū
    [释义]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 两面二舌

    [拼音] liǎng miàn èr shé
    [释义]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出处]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 邈如旷世

    [拼音] miǎo rú kuàng shì
    [释义]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出处] 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 谬以千里

    [拼音] miù yǐ qiān lǐ
    [释义] 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出处] 鲁迅《华盖集 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
  • 米粒之珠

    [拼音] mǐ lì zhī zhū
    [释义] 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 描神画鬼

    [拼音] miáo shén huà guǐ
    [释义] 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序》:“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 猛志常在

    [拼音] měng zhì cháng zài
    [释义]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出处]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 盲者得镜

    [拼音] máng zhě dé jìng
    [释义]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 描写画角

    [拼音] miáo xiě huà jiǎo
    [释义] 比喻无中生有。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盗图的事说了一遍,却描写画角,都推在雯青身上。”
  • 绵延起伏

    [拼音] mián yán qǐ fú
    [释义]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出处] 朱自清《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反。”
  • 满腔义愤

    [拼音] mǎn qiāng yì fèn
    [释义]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
    [出处]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
  • 马上房子

    [拼音] mǎ shàng fáng zi
    [释义] 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出处] 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盲风暴雨

    [拼音] máng fēng bào yǔ
    [释义] 指非常急骤的风雨
    [出处] 苏曼殊《遁迹记》:“尔时诸天昏暗,盲风暴雨,震荡川陆。”
  • 蛮烟瘴雾

    [拼音] mán yān zhàng wù
    [释义] 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出处] 宋 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 谋臣武将

    [拼音] móu chén wǔ jiàng
    [释义]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出处] 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马角乌白

    [拼音] mǎ jiǎo wū bái
    [释义]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出处]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 目食耳视

    [拼音] mù shí ěr shì
    [释义]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 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