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uán áo fèng zhù
[释义] 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
[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鸾翱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拼音] luán gū fèng guǎ
[释义] 见“鸾孤凤只”。
[出处] 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
[拼音] luán hú tíng zhì
[释义] 像鸾鹄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孙贤俊。
[出处]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拼音] luǎn shí bù dí
[释义] 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出处] 汉 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拼音]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释义]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拼音] lùn duǎn dào cháng
[释义] 见“论长说短”。
[出处] 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拼音] lùn xīn dìng zuì
[释义]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拼音] lùn yì fēng shēng
[释义]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宋史 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拼音] láng gù hú yí
[释义]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处] 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拼音] lěi zú chéng bù
[释义] 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备成德。”
[拼音] liǎo rú guān huǒ
[释义] 了:明白。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出处] 邹鲁《戊甲云南河口之役》:“今有河内来函,读之必了如观火,从此兄等之出而说人,必更有把握矣。”
[拼音] lì wēi rèn zhòng
[释义] 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出处] 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拼音] lóng yáng zhī xìng
[释义] 兴:嗜好,雅兴。战国时龙阳君以男色事魏王而得宠。指喜好男色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
[拼音] lóng xiāng hǔ zhì
[释义]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出处]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拼音] lì sǎo qiān yán
[释义] 立:即时;扫:迅速掠过。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耽试》:“风檐寸晷,立扫千言,可敬可敬!”
[拼音] lǐ xián yuǎn nìng
[释义] 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拼音] lǐ bù qīn shòu
[释义] 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拼音] lán zī huì zhì
[释义] 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拼音] lán qíng huì xìng
[释义]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你兰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拼音] lǘ shēng jǐ jiǎo
[释义] 驴子长角。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无钱的可要亲近,则除是驴生戟角瓮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