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进退应矩

    [拼音] jìn tuì yīng jǔ
    [释义]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出处] 《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 进退中度

    [拼音] jìn tuì zhōng dù
    [释义] 见“进退有度”。
    [出处] 《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 金屋之选

    [拼音] jīn wū zhī xuǎn
    [释义]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 进贤拔能

    [拼音] jìn xián bá néng
    [释义] 犹言进贤任能。
    [出处] 《魏书·任城王澄传》:“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
  • 进贤黜恶

    [拼音] jìn xián chù è
    [释义]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 进贤黜奸

    [拼音] jìn xián chù jiān
    [释义]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明·郑晓《今言》第四卷:“优厘大开离照,独运乾刚,进贤黜奸,明令赏罚。”
  • 进贤黜佞

    [拼音] jìn xián chù nìng
    [释义]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出处] 《魏书·崔光传》:“博采刍尧,进贤黜佞。”
  • 进贤达能

    [拼音] jìn xián dá néng
    [释义] 犹言进贤任能。
    [出处] 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 进贤进能

    [拼音] jìn xián jìn néng
    [释义] 犹言进贤任能。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 进贤退奸

    [拼音] jìn xián tuì jiān
    [释义]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宋·苏辙《王安礼知扬州》:“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
  • 进贤退佞

    [拼音] jìn xián tuì nìng
    [释义]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郑观应《论普国中只事略》:“凡不能进贤退佞,安内攘外,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皆耻也。”
  • 金相玉式

    [拼音] jīn xiāng yù shì
    [释义]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 锦阵花营

    [拼音] jǐn zhèn huā yíng
    [释义] 见“锦营花阵”。
    [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 金针见血

    [拼音] jīn zhēn jiàn xuè
    [释义]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出处]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 谨终慎始

    [拼音] jǐn zhōng shèn shǐ
    [释义] 见“谨终如始”。
    [出处] 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 鲸波怒浪

    [拼音] jīng bō nù làng
    [释义] 犹言惊涛骇浪。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蠲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 惊风怒涛

    [拼音] jīng fēng nù tāo
    [释义]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出处] 清·刘大櫆《谢氏妹六十寿序》:“回思三十年前,惊风怒涛,恍如梦寐。”
  • 惊魂落魄

    [拼音] jīng hún luò pò
    [释义] 同“惊魂丧魄”。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 惊魂摄魄

    [拼音] jīng hún shè pò
    [释义] 见“惊魂夺魄”。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 惊见骇闻

    [拼音] jīng jiàn hài wén
    [释义] 见“惊耳骇目”。
    [出处]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