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ī shā chéng tān
[释义] 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人民日报》1970.12.30:“虽然鱼群分散,但捕一网得一网,积沙成滩,化小胜为大胜,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
[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释义]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拼音] jī rì lěi jiǔ
[释义] 指经过的时间长。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拼音] jīn tāng zhī gù
[释义] 像金城汤池那样牢不可破。
[出处] 明·张岱《龙山文帝祠募疏》:“右并城隍,赖有金汤之固。”
[拼音] jīng jīn liáng yù
[释义] 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拼音] jié zé fén sǒu
[释义] 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拼音] jìng lǐ guān huā
[释义]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出处]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拼音] jǔ shàn jiàn xián
[释义]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拼音]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拼音] jiā dòu xiè shǒu
[释义] 【解释】:犹言枷颈铐手。指拘系囚犯。
[出处]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取之江中,枷脰械手。”
[拼音] jī hán jiāo còu
[释义]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出处] 《宋书·袁湛传》:“不敦其本,则末业滋章;饥寒交凑,则廉耻不立。”
[拼音] jí běn qióng yuán
[释义]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伊川言极本穷源之性,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
[拼音] jì bù fǎn gù
[释义] 见“计无返顾”。
[出处] 明·范景文《恤用建储被废诸臣缘由疏》:“当其慷慨发言,计不反顾,岂知有今日哉!”
[拼音] jì bù fǎn gù
[释义] 见“计无返顾”。
[出处] 明·范景文《叙》:“愤柄人之嫉,最后慷慨殉城,计不返顾。”
[拼音] jī bù huáng shí
[释义] 同“饥不暇食”。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拼音] jí bù zé tú
[释义] 犹慌不择路。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拼音] jí è bù shè
[释义] 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出处]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牛肉鳝鱼》:“按《唐律》屠牛者,在极恶不赦内。”
[拼音] jì gōng chéng láo
[释义] 计算功劳。
[出处]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拼音] jì gōng shòu jué
[释义]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出处]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拼音] jì gōng wàng shī
[释义]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