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án shān piàn shí
[释义]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出处] 清·张岱《岱志》:“余入泰山,见磨崖勒字,无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无字碑为寒山一片石。”
[拼音] hán huī gèng rán
[释义]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出处] 《隋书·于仲文传》:“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拼音] huì sǔn lán cuī
[释义]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出处] 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
[拼音] huī chì bā jí
[释义] 麾斥:奔放。形容人气概非凡,不可一世
[出处] 明·宋濂《国朝名臣序颂·张献武王宏范》:“麾斥八极,群雄云从。”
[拼音] huò rán wù jiě
[释义] 豁然:形容开阔;解:消散。像雾消散一样,心中的疑团一下子消失了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
[拼音] hài shǐ xiāng wàng
[释义] 指文字讹错很多
[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一》:“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拼音] hé shǔ gù gōng
[释义] 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禾黍故宫之感。”
[拼音] huǎng rú mèng mèi
[释义] 指好像做梦一样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拼音] huǒ gēng liú zhòng
[释义] 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拼音] hūn jìng chóng míng
[释义]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出处]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拼音] hán gēng rè yùn
[释义] 泛指农作辛苦。
[出处] 《孔子家语 屈节解》:“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衰哉!”
[拼音] hè yī bù wán
[释义]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拼音] héng fù bào liǎn
[释义]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拼音] huī chì bā jí
[释义] 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拼音] héng yáng yàn duàn
[释义]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拼音] hú jiāng sāi dào
[释义]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拼音] huà dì kè mù
[释义]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出处]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拼音] jiāo fén guì zhé
[释义]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出处] 鲁迅《集外集 诗》:“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拼音] jì fēng lǎng yuè
[释义]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出处] 柯灵《序言》:“1962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拼音] jiàng mén qì cái
[释义] 能工巧匠废弃的材料。比喻无用的人
[出处] 清 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公驰驱绝域,犹手笺酬答无间。匠门弃材,累公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