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河倾月落

    [拼音] hé qīng yuè luò
    [释义] 表示夜将尽。
    [出处] 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 涸思干虑

    [拼音] hé sī gàn lǜ
    [释义] 犹言绞尽脑汁。
    [出处] 明·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干虑。”
  • 河斜月落

    [拼音] hé xié yuè luò
    [释义] 见“河倾月落”。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
  • 鹤行鸡群

    [拼音] hè xíng jī qún
    [释义] 同“鹤立鸡群”。
    [出处] 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 黑漆皮灯

    [拼音] hēi qī pí dēng
    [释义]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 黑言诳语

    [拼音] hēi yán kuáng yǔ
    [释义] 犹言胡言乱语。
    [出处] 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哉?且独成而非共由者矣,何以谓之道哉?谁生之哉?道家黑言诳语,大率类此。”
  • 衡短论长

    [拼音] héng duǎn lùn cháng
    [释义]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 横戈盘马

    [拼音] héng gē pán mǎ
    [释义] 犹横戈跃马。
    [出处] 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 恒河一沙

    [拼音] héng hé yī shā
    [释义] 比喻极其渺小。
    [出处] 清·各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 衡情酌理

    [拼音] héng qíng zhuó lǐ
    [释义]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出处] 《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 横无忌惮

    [拼音] héng wú jì dàn
    [释义]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出处]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 横行逆施

    [拼音] héng xíng nì shī
    [释义] 谓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出处] 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 横行直走

    [拼音] héng xíng zhí zǒu
    [释义] 见“横行直撞”。
    [出处] 清·陈天华《警世钟》:“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
  • 鸿毛泰岱

    [拼音] hóng máo tai dài
    [释义] 见“鸿毛泰山”。
    [出处]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鸿泥雪爪

    [拼音] hóng ní xuě zhǎo
    [释义] 见“鸿爪雪泥”。
    [出处]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 轰天烈地

    [拼音] hōng tiān liè dì
    [释义] 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
    [出处] 清·讴歌变俗人《经国美谈·奉使宴宾》:“好似千斤炮药,等着导火线,就要发作,是轰天烈地了。”
  • 闳言崇议

    [拼音] hóng yán chóng yì
    [释义] 博大高远的议论。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
  • 闳言高论

    [拼音] hó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见“闳言崇议”。
    [出处]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 闳意妙指

    [拼音] hóng yì miào zhǐ
    [释义] 见“闳意眇指”。
    [出处]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 闳宇崇楼

    [拼音] hóng yǔ chóng lóu
    [释义] 谓大屋高楼。
    [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谓厥祖在时,其为智慧武怒者何似,尝有闳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于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