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高官极品

    [拼音] gāo guān jí pǐn
    [释义]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子欲养而亲不待,虽高官极品,不能一日养亲,亦有何味!”
  • 古寺青灯

    [拼音] gǔ sì qīng dēng
    [释义]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 国利民福

    [拼音] guó lì mín fú
    [释义] 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 贵人眼高

    [拼音] guì rén yǎn gāo
    [释义] 贵人:地位显贵的人;眼高:藐视一切。指地位高贵的人瞧不起他人
    [出处] 鲁迅《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 隔宿之仇

    [拼音] gé sù zhī chóu
    [释义] 宿:夜。隔夜的仇怨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 改操易节

    [拼音] gǎi cāo yì jié
    [释义]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出处]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 改是成非

    [拼音] gǎi shì chéng fēi
    [释义]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 个中妙趣

    [拼音] gè zhōng miào qù
    [释义] 个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 干霄凌云

    [拼音] gān xiāo líng yún
    [释义]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出处] 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 膏梁子弟

    [拼音] gāo liáng zǐ dì
    [释义]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出处] 唐 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挂冠求去

    [拼音] guà guān qiú qù
    [释义]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 冠上履下

    [拼音] guān shàng lǚ xià
    [释义]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处]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 龟冷支床

    [拼音]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释义]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 国无二君

    [拼音] guó wú èr jūn
    [释义]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出处] 《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 观者如织

    [拼音] guān zhě rú zhī
    [释义] 织:编织的衣物。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 归根究柢

    [拼音] guī gēn jiū dǐ
    [释义] 追究底细。
    [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 根深蒂结

    [拼音] gēn shēn dì jié
    [释义] 犹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某流落江湖二十年,兄弟异立,未能成家,重以场屋蹉跌,遂失身于介馆马慧,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
  • 改朝换姓

    [拼音] gǎi cháo huàn xìng
    [释义] 见“改朝换代”。
    [出处]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中国历代改朝换姓的时侯,兵权大的就争王争侯。”
  • 改曲易调

    [拼音] gǎi qǔ yì diào
    [释义]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出处]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 改行从善

    [拼音] gǎi xíng cóng shàn
    [释义] 见“改行为善”。
    [出处]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