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抚髀兴嗟

    [拼音] fǔ bì xīng jiē
    [释义] 髀:股部,大腿;嗟:嗟叹。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6回:“急得宗祥抚髀兴嗟,非常侘傺。”
  • 抚髀长叹

    [拼音] fǔ bì cháng tàn
    [释义] 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不觉抚髀长叹道:‘事皆前定,……安能久于人世乎!’”
  • 扶余海外

    [拼音] fú yú hǎi wài
    [释义] 指遥远的外国
    [出处] 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 扶危持倾

    [拼音] fú wēi chí qīng
    [释义] 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许靖传》:“今日足下扶危持倾,为国柱石。”
  • 扶急持倾

    [拼音] fú jí chí qīng
    [释义] 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序:“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
  • 扶东倒西

    [拼音] fú dōng dǎo xī
    [释义] 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 佛口圣心

    [拼音] fó kǒu shèng xīn
    [释义]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 纷纷穰穰

    [拼音] fēn fēn rǎng rǎng
    [释义] 纷纷:众多;穰穰:纷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 返哺之私

    [拼音] fǎn bǔ zhī sī
    [释义]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 服气吞露

    [拼音] fú qì tūn lù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 服气餐霞

    [拼音] fú qì cān xiá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餐霞:指不食人间烟火。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服气餐霞总是空,导引劳形枉费功。”
  • 肤浅末学

    [拼音] fū qiǎn mò xué
    [释义] 肤浅:浅薄;末学:学无根底。指学识浅薄
    [出处] 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 肤寸之地

    [拼音] fū cùn zhī dì
    [释义]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1肤=4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 奉为圭璧

    [拼音] fèng wéi guī bì
    [释义] 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 奋臂一呼

    [拼音] fèn bì yī hū
    [释义]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出处]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怫然而怒

    [拼音] fèi rán ér nù
    [释义] 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
  • 肺肝如见

    [拼音] fèi gān rú jiàn
    [释义]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见,事实具在,欲盖弥彰。”
  • 肥肉厚酒

    [拼音] féi ròu hòu jiǔ
    [释义] 肥:富饶,富足。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 放诸四裔

    [拼音] fàng zhū sì yì
    [释义] 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出处] 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那也可以临末声明:‘君子不为己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
  • 放诸四夷

    [拼音] fàng zhū sì yí
    [释义] 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出处] 鲁迅《对于批评家的希望》:“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