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分浅缘薄

    [拼音] fèn qiǎn yuán bó
    [释义] 分:情分,缘分。指缘分浅薄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浅缘薄,有上梢没下梢。”
  • 方外之士

    [拼音] fāng wài zhī shì
    [释义]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出处] 《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 方巾阔服

    [拼音] fāng jīn kuò fú
    [释义] 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8回:“正说得热闹,街上又遇着两个方巾阔服的。”
  • 方巾长袍

    [拼音] fāng jīn cháng páo
    [释义] 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出处]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 乏善足陈

    [拼音] fá shàn zú chén
    [释义] 善: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出处]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 冯谖三窟

    [拼音] féng xuān sān kū
    [释义]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 发蒙振槁

    [拼音] fā méng zhèn gǎo
    [释义] 发:揭开;蒙:蒙盖物;振:抖动。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
    [出处] 《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 发蒙启滞

    [拼音] fā méng qǐ zhì
    [释义] 发蒙:启发蒙昧;滞:不流通。启发蒙昧,打通阻塞
    [出处] 《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 发蒙启蔽

    [拼音] fā méng qǐ bì
    [释义] 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
    [出处] 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
  • 发科打趣

    [拼音] fā kē dǎ qù
    [释义] 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
  • 发奋有为

    [拼音] fā fèn yǒu wéi
    [释义]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 发奋为雄

    [拼音] fā fèn wéi xióng
    [释义]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 发奋蹈厉

    [拼音] fā fèn dǎo lì
    [释义] 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 发凡举例

    [拼音] fā fán jǔ lì
    [释义] 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
  • 负坚执锐

    [拼音] fù jiān zhí ruì
    [释义] 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君等久负坚执锐,卫驾远征。”
  • 负固不悛

    [拼音] fù gù bù quān
    [释义] 负固:依仗地势险固;悛:改悔。倚恃险阻而不臣服
    [出处] 《全相秦并六国平话》下卷:“若负固不悛,执迷不返,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
  • 附膻逐秽

    [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释义]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 附膻逐臭

    [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释义]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 附人骥尾

    [拼音] fù rén jì wěi
    [释义] 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附人骥尾。”
  • 抚胸呼天

    [拼音] fǔ xiōng hū tiān
    [释义] 抚胸:拍打胸口。拍打胸口大声叫天。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出处]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