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én diǎn kēng rú
[释义] 见“焚书坑儒”。
[出处]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
[拼音] fēn fáng jiǎn kǒu
[释义] 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拼音] fēn jiā xī chǎn
[释义] 见“分烟析产”。
[出处] 《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拼音] fén lín ér shòu
[释义] 同“焚林而田”。
[出处]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释义] 同“焚林而田”。
[出处] 宋·秦观《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鱼,明年无鱼。”
[拼音] fēn máo cì tǔ
[释义]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出处] 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拼音] fén qín yù hè
[释义] 犹焚琴煮鹤。
[出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
[拼音] fēn sān bié liǎng
[释义] 同“分星擘两”。
[出处]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拼音] fēn shēn jiǎn kǒu
[释义] 见“分房减口”。
[出处]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拼音] fēn xīng bō liǎng
[释义]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拼音] fēn xíng gòng qì
[释义] 见“分形同气”。
[出处] 《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拼音] fēn xíng lián qì
[释义] 见“分形同气”。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拼音] fēn yān xī shēng
[释义] 见“分烟析产”。
[出处]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如本地分内人户分烟析生,即各据户眼定差,或外来人户典买到本社田地,亦许收入差充弓箭社户。”
[拼音] fēng biāo bù fán
[释义]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拼音] fēng bīng cǎo jiǎ
[释义]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拼音] fēng chē yǔ mǎ
[释义] 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出处] 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拼音] fèng chú lín zǐ
[释义] 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
[出处] 唐·李咸用《轻薄怨》诗:“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
[拼音] fěng dé sòng gōng
[释义] 赞美、颂扬功德。
[出处] 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拼音] fèng gōng kè jǐ
[释义]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拼音] fēng gōng yì dé
[释义] 同“丰功茂德”。
[出处]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