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返朴还真

    [拼音] fǎn pǔ hái zhēn
    [释义] 同“返朴归真”。
    [出处] 《人民日报》1961.8.19:“就连那位声‘美言不信’,力主返朴还真的老聘,在他自己写《道德经》的时候,又何尝不运用精妙的语言来著书立说,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真正美的文采。”
  • 返视内照

    [拼音] fǎn shì nèi zhào
    [释义]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 《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 凡胎浊体

    [拼音] fán tāi zhuó tǐ
    [释义] 见“凡胎浊骨”。
    [出处]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返邪归正

    [拼音] fǎn xié guī zhèng
    [释义] 犹言改邪归正。
    [出处] 唐·谭铢《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由此八关,返邪归正,成佛之境矣。”
  • 繁刑重赋

    [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fù
    [释义]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 放虎遗患

    [拼音] fàng hǔ yí huàn
    [释义]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出处]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 放浪无拘

    [拼音] fàng làng wú jū
    [释义] 见“放浪不羁”。
    [出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建》:“建性耽酒,放浪无拘。”
  • 方领圆冠

    [拼音]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释义]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出处]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 放屁添风

    [拼音] fàng pì tiān fēng
    [释义] 谓从旁助威。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 放泼撒豪

    [拼音] fàng pō sā háo
    [释义] 耍无赖,仗势压人。
    [出处] 克非《春潮急》三十:“决心放泼撒豪的李胡子,伸手抓下头上的垮皮帽,在方桌上使劲一掼,冲着孟二胡子喊:‘出去!’”
  • 方滋未艾

    [拼音] fāng zī wèi ài
    [释义] 见“方兴未艾”。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 费财劳民

    [拼音] fèi cái láo mín
    [释义] 耗费财物,劳苦百姓。《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 飞蛾赴烛

    [拼音] fēi é fù zhú
    [释义] 见“飞蛾赴火”。
    [出处]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 飞米转刍

    [拼音] fēi mǐ zhuǎn chú
    [释义] 犹言飞刍挽粟。
    [出处] 《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飞蓬乘风

    [拼音] fēi péng chéng fēng
    [释义] 蓬:蓬草。指蓬草乘风飞转,飘荡不定。比喻人无坚定意志,随情势而改变。亦作“飞蓬随风”。
    [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禁使》:“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 肥头大面

    [拼音] féi tóu dà miàn
    [释义] 见“肥头大耳”。
    [出处]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 分别门户

    [拼音] fēn bié mén hù
    [释义] 见“分门别户”。
    [出处] 清·戴名世《自序》:“其于古人之诗,多能议论长短,分别门户。”
  • 分钗劈凤

    [拼音] fēn chāi pī fèng
    [释义] 见“分钗断带”。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县令]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分钗劈凤已联年,就义何妨晚慨愆。’”
  • 焚巢捣穴

    [拼音] fén cháo dǎo xué
    [释义] 见“焚巢荡穴”。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办贼》:“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余贼。”
  • 分床同梦

    [拼音] fēn chuáng tóng mèng
    [释义]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出处] 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