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ēi yàn yóu lóng
[释义] 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拼音] fǔ gū xù guǎ
[释义] 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拼音] fǎ guì bì xíng
[释义] 贵:崇高,可贵。法令贵在切实执行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
[拼音] fú wú shí quán
[释义] 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
[出处] 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拼音] fú shòu tiān chéng
[释义] 成:成就。人的福运及寿命是由上天注定的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
[拼音] fā méng jiě huò
[释义]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出处]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拼音] fàng yán qiǎn cí
[释义]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出处] 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拼音] fén lín ér liè
[释义]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拼音] fēng chén zhī biàn
[释义]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出处] 《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拼音] fú diān chí wēi
[释义]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出处] 宋·秦观《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直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
[拼音] fú yáo wàn lǐ
[释义]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
[出处] 《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拼音] fēng yōng yǐ tún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清 昭梿《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帆樯衔接,倏然蜂拥蚁屯者数千人。”
[拼音] fēng yōng yǐ jù
[释义]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罗振常《史可法别传》:“城下死者山积,攻者反藉叠尸以登,蜂拥蚁聚,城遂陷。”
[拼音] fǎ wú èr mén
[释义] 见“法出一门”。
[出处]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拼音] fǎn běn cháo yuán
[释义] 犹言返本还源。
[出处]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
[拼音] fán cái qiǎn shí
[释义]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出处] 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拼音] fǎn guān nèi shì
[释义] 见“返视内照”。
[出处] 清·蒲松龄《〈王如水问心集〉序》:“即此宜得之公心,返观内视,而九幽十八狱,人人分明见之矣。”
[拼音] fàn jiāo mǎi míng
[释义] 谓卖友求荣。
[出处] 南朝·宋·鲍照《瓜步山楬文》:“贩交买名之薄,吮痈舐痔之卑。”
[拼音] fǎn jīng hé dào
[释义] 见“反经合义”。
[出处]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
[拼音] fǎn pǔ hái chún
[释义] 复归于朴实、淳正。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