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uì chuáng yè yǔ
[释义] 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出处] 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拼音] dùn jì cáng míng
[释义] 犹言隐居不出。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拼音] dùn jì fāng wai
[释义]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拼音] dùn jì huáng guàn
[释义]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出处]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拼音] dùn jì nì yǐng
[释义] 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出处]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拼音] dūn mò guǎ yán
[释义] 稳重而少言语。
[出处]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拼音] duō jiē zhī jiān
[释义]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拼音] duō néng duō yì
[释义] 见“多才多艺”。
[出处]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拼音] duō qíng duō gǎn
[释义] 见“多情善感”。
[出处] 宋·蔡伸《柳梢青》词:“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拼音] duō qīng shí zǐ
[释义]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出处]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拼音] duō yán duō yǔ
[释义] 谓不该说而说。
[出处]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拼音] dān jīng rěn pà
[释义]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拼音] dāng jiā lì jì
[释义] 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拼音] dāng jiā lì jì
[释义] 指管理家务。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来就是个灯人儿。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不消说。”
[拼音] dāng jiā lì yè
[释义] 主持家业。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偏偏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一本作“当家立事”。
[拼音] dǎng yán jiā lùn
[释义]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拼音] dē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杂应》:“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
[拼音] dèng yǎn zé shé
[释义]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 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拼音] diǎn shǒu jí jiǎo
[释义]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拼音] dòu měi kuā lì
[释义] 指比赛美丽以争胜。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