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shì
[释义] 犹言雕虫小技。
[出处]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小事,不足以自明。”
[拼音] diāo gān qiā shèn
[释义] 同“雕肝琢肾”。
[出处] 清·冯桂芳《寄丁中丞粤中》诗:“雕肝掐肾亦小技,非公所喜非我为。”
[拼音] diāo gǒu xiāng shǔ
[释义]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出处] 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
[拼音] diào mò nòng bǐ
[释义] 谓玩弄文字技巧。
[出处] 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拼音] diāo xīn kè shèn
[释义] 同“雕肝琢肾”。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拼音] diāo zhāng huì jù
[释义] 见“雕章镂句”。
[出处] 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二:“陈无己云:学诗如学道,此岂寻常雕章绘句者之可拟哉。”
[拼音] diào zhū fù fěn
[释义]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出处] 裘廷梁《伦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拼音] diu1 hún sàng dǎn
[释义] 形容非常惊慌。
[出处] 张希平《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
[拼音] dōng chí xī chěng
[释义] 同“东奔西走”。
[出处] 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拼音] dōng chí xī zhuàng
[释义] 同“东奔西撞”。
[出处] 《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拼音]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释义]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出处]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拼音] dōng chuáng jiāo xù
[释义] 对女婿的美称。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拼音] dōng chuǎng xī duó
[释义]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出处]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拼音] dōng chuāng xiāo xī
[释义] 见“东窗计”。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拼音] dōng dàng xī chí
[释义] 犹言东征西讨。
[出处]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汉王乘那项王火咸阳,弑义帝,降子婴,东荡西驰的时候,早暗地里间道入关,进位称王。”
[拼音] dōng jiā xī shě
[释义] 犹言左邻右舍。
[出处] 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拼音] dōng líng xī sàn
[释义] 形容零落分散。
[出处]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拼音] dōng liú xī luò
[释义] 见“东播西流”。
[出处]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拼音] dōng nán zhī bǎo
[释义]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拼音] dōng nán zhī xiù
[释义]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