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啜英咀华

    [拼音] chuò yīng jǔ huá
    [释义] “啜”念chuò。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出处] 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 此动彼应

    [拼音] cǐ dòng bǐ yīng
    [释义] 见“此发彼应”。
    [出处]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君之于民,如脑筋于耳目手足,此动彼应,顷刻而成。”
  • 此发彼应

    [拼音] cǐ fā bǐ yīng
    [释义]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出处] 清·陈天华《警世钟》:“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是要互相联络,此发彼应才行。”
  • 此界彼疆

    [拼音] cǐ jiè bǐ jiāng
    [释义] 见“此疆尔界”。
    [出处] 《花月痕》第二一回:“痴珠也自欢喜,说道:‘此十年用兵,一误于士不用命,再误于此界彼疆。’”
  • 词穷理绝

    [拼音] cí qióng lǐ jué
    [释义] 同“词穷理尽”。
    [出处]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 词无枝叶

    [拼音] cí wú zhī yè
    [释义] 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出处]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义撮要,词无枝叶。”
  • 辞严意正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 同“辞严义正”。
    [出处]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 从俗浮沉

    [拼音] cóng sú fú chén
    [释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 摧朽拉枯

    [拼音] cuī xiǔ lā kū
    [释义] 见“摧枯拉朽”。
    [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 寸长尺技

    [拼音] cùn cháng chǐ jì
    [释义] 犹言微才薄技。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 村哥里妇

    [拼音] cūn gē lǐ fù
    [释义] 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出处]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
  • 村生泊长

    [拼音] cūn shēng bó cháng
    [释义] 指生长于村野。泊,水泊。
    [出处]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无指教的小厮每。”
  • 错落高下

    [拼音] cuò luò gāo xià
    [释义] 犹言长短高低。
    [出处] 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 裁心镂舌

    [拼音] cái xīn lòu shé
    [释义]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 草腹菜肠

    [拼音] cǎo fù cài cháng
    [释义] 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 草芥人命

    [拼音] cǎo jiè rén mìng
    [释义]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策顽磨钝

    [拼音] cè wán mó dùn
    [释义] 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 趁风使柁

    [拼音] chèn fēng shǐ duò
    [释义] 犹看风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或迎合别人行事。
    [出处] 明 冯梦龙《万事足 筵中治妒》:“那没廉耻的,假哭佯啼;你呵卵脬的,不要趁风使柁。”
  • 传风扇火

    [拼音] chuán fēng shān huǒ
    [释义] 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 故事》:“这么传风扇火,直扇得玉翠她爹都受了传染——天天替女儿着急,时时埋怨女儿眼皮太高。”
  • 怆天呼地

    [拼音] chuàng tiān hū dì
    [释义]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