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ǎ lóng chē shuǐ
[释义]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出处] 清 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拼音] huó lóng huó xiàn
[释义]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拼音] wàng zǐ chéng lóng
[释义]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拼音] 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拼音] pèi tào chéng lóng
[释义]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出处] 《工人歌谣选 配套成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
[拼音] lǎo mài lóng zhōng
[释义]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拼音] hǔ dòu lóng zhēng
[释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拼音] tú lóng zhī jì
[释义]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庄子 列御寇》:“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拼音] fù fèng pān lóng
[释义]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拼音] hǔ xué lóng tán
[释义]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拼音]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拼音] lóng zhàn hǔ zhēng
[释义] 同“龙争虎斗”。
[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拼音] lóng tóu shé wěi
[释义]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拼音] rén zhōng lóng hǔ
[释义] 比喻人中豪杰。
[出处] 《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拼音] hǔ kū lóng tán
[释义]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 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拼音] hǔ bù lóng xíng
[释义]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出处] 《宋书 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拼音] chéng lóng kuài xù
[释义] 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
[出处]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拼音] lóng mǎ jīng shén
[释义]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拼音] chéng lóng jiā xù
[释义]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出处]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拼音] lóng shé hùn zá
[释义]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出处] 《古尊宿语录》第二卷:“殊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