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ǐng hú lóng qù
[释义] 同“鼎成龙去”。
[出处]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拼音] lóng qù dǐng hú
[释义]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
[出处]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拼音]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释义]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处]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拼音] wèn dǐng qīng zhòng
[释义] 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出处] 《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拼音] dǐng shí zhōng míng
[释义]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 《史记 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拼音]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释义] 见“鼎食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