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ū tiān hēi dì
[释义] 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这等乌天黑地,去那里敲门打户,惊觉他,他又要遁了去。”
[拼音] shuō huáng dào hēi
[释义]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拼音] hēi bù liū qiū
[释义] 形容黑得很难看
[出处] 梁实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
[拼音] shǔ hēi lùn huáng
[释义]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出处]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拼音] shu huang dao hei
[释义]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拼音] hēi gēng bàn yè
[释义] 指深夜。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拼音] hēi tiān bái rì
[释义]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拼音] qǐ zǎo mō hēi
[释义]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出处]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拼音] hēi gū lōng dōng
[释义] 很黑暗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拼音] hùn zào hēi bái
[释义] 故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时妹子求死不得。”
[拼音] shuō hēi dào bái
[释义]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0回:“你这丫头,也跟着他恁张眉瞪眼儿,说黑道白的。将就些儿罢了。”
[拼音] zhī bái shǒu hēi
[释义]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拼音] huáng gān hēi shòu
[释义] 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
[出处]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瘦。”
[拼音] hēi tiān bàn yè
[释义] 指深更半夜
[出处] 马烽《三年早知道》:“一个老汉说:‘黑天半夜怕什么!红星社不会有人来。’”
[拼音] miàn mù lí hēi
[释义] 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拼音] miàn mù lí hēi
[释义] 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拼音] xiā dēng hēi huǒ
[释义] 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十分漆黑
[出处]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拼音] hēi qī yī tuán
[释义] 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出处] 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拼音] bái shān hēi shuǐ
[释义]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拼音] wū dēng hēi huǒ
[释义] 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