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qíng hòu ài
[释义] 指深厚的情谊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非是小弟深谋远虑,一则承单二哥高情厚爱,不忍轻抛此地,二则小女在单二哥处打扰,颇有内顾萦心。”
[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释义]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不就,把女儿直挨到一十八岁,尚未许人。”
[拼音] niú gāo mǎ dà
[释义]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出处]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拼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释义] 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
[拼音] gāo zhěn bù yú
[释义] 高枕:垫高枕头;虞:臆度料想。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逖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不虞。”
[拼音] qì ào xīn gāo
[释义]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拼音] zhì zhī gāo gé
[释义]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拼音] shǒu gāo yǎn dī
[释义]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拼音] gāo shí yuǎn jiàn
[释义] 见“高见远识”。
[出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王珪母妻识见》:“其高识远见,甚非常人所能及者。”
[拼音] gāo zì biāo zhì
[释义]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处] 《晋书 刘惔传》:“温曰:‘第一复谁?’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拼音] jiǎn shì gāo bù
[释义] 指昂首阔步
[出处]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夫中国之立于亚洲也,文明先进,四邻莫之与伦,蹇视高步,因益为特别之发达。”
[拼音] qū gāo jiù xià
[释义]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拼音] gāo péng gù qī
[释义] 戚:亲近。指至亲好友等
[出处] 元·张可久《翻归去来辞》套曲:“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
[拼音] yán gāo yǔ dī
[释义]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拼音] fà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出处] 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拼音] xīng gāo cǎi liè
[释义] 见“兴高采烈”。
[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这里的黄脸干儿们,也听得兴高彩烈。”
[拼音] gāo chē dà mǎ
[释义] 高车:车盖很高的车。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 唐·李商隐《偶成赠四同舍》:“诘旦天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
[拼音] gāo fēng jìn jié
[释义] 见“高风峻节”。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拼音] gāo wén dà cè
[释义]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出处] 宋 汪藻《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拼音] gāo guān zhòng lù
[释义] 见“高官厚禄”。
[出处]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