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án gāo dé shào
[释义]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宋 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拼音] gāo zhěn wú yú
[释义]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 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讼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然后可以扞寇雠,护氓庶,蕃畜牧,辟田畴,天子惟务择人而任之,则高枕无虞矣。”
[拼音] diǎn cè gāo wén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拼音] xīn gāo qì ào
[释义]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拼音] gāo mén dà zú
[释义] 高门:显贵的家族;大族:声势煊赫的家族。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拼音] nián shì yǐ gāo
[释义]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出处] 《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拼音] qī gāo bā dī
[释义] 形容道路不平坦。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chí
[释义]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拼音] gāo chū yī chóu
[释义]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
[拼音] gāo wén diǎn cè
[释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拼音] méi gāo yǎn dī
[释义] 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回:“在赵琮夫妻两个,不要说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
[拼音] gāo qíng hòu yì
[释义] 深厚的情谊。亦作“高情厚爱”、“高情厚意”。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拼音] gāo rén yì shì
[释义] 清高洒脱不慕名利的人。
[出处] 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拼音] gāo sǒng rù yún
[释义]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拼音] gāo tóu dà mǎ
[释义]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拼音] gōng gāo bù shǎng
[释义]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拼音]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受世》:“将军不必怨怅,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拼音] guì jiàn gāo xià
[释义] 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
[出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不至, 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拼音] tiān gāo qì shuǎng
[释义]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拼音] gāo pān bù shàng
[释义] 不能同等与地位、名誉较自己高的人结交或攀亲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你们钟府上是做官的仕宦之家,我们做买卖的,恐怕高攀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