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guān xiǎn jué
[释义]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拼音] gāo péng mǎn zuò
[释义]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拼音]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拼音]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释义]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拼音] gāo ào zì dà
[释义]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拼音] gāo tán dà lùn
[释义]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拼音] lüè gāo yī chóu
[释义]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拼音] gāo fēng liàng jié
[释义]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拼音] fú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拼音] gāo gāo xìng xìng
[释义] 由来自乐观的性情或由一些特殊的快乐原因产生的生气勃勃和乐观的高兴情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且说薛姨妈闻知湘莲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
[拼音] zì shì shèn gāo
[释义]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拼音] xīn bǐ tiān gāo
[释义]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拼音] pān gāo jié guì
[释义] 见“攀高接贵”。
[出处]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拼音] gāo jiàn yuǎn shí
[释义] 谓见识高远。
[出处] 宋·赵彥卫《云麓漫钞》卷十:“圣人高见远识,固不可以小智测度也。”
[拼音] gāo wò dōng shān
[释义]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拼音] dé gāo wàng zūn
[释义] 道德高,声望高
[出处]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拼音] yuè hēi fēng gāo
[释义] 风高:风很大。没有月光;风又很大。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天气。
[出处] 元 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拼音] yǎng zhī mí gāo
[释义]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拼音] gāo fēng jùn jié
[释义]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拼音] rì gāo rì shàng
[释义] 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