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éi gāo yǎn xià
[释义] 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出处] 《白雪遗音·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拼音] táng gāo lián yuǎn
[释义] 堂:厅堂;廉:厅堂的侧边。比喻尊卑有定规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
[拼音] nián gāo dé sháo
[释义] 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拼音] pān gāo jiē guì
[释义] 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拼音] pān gāo yè guì
[释义]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拼音]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释义]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出处]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拼音] gù zuò gāo shēn
[释义]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拼音] gāo shàng xián yǎ
[释义] 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拼音]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 《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拼音] tóu gāo tóu dī
[释义]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出处]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既不像低级说客那样赤裸裸地进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贩那样为头高头低去煞费苦心地拨弄秤砣。”
[拼音] dēng gāo qù tī
[释义]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出处] 《孙子 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拼音] wén xīng gāo zhào
[释义] 比喻文运亨通。
[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
[拼音] gāo dī guì jiàn
[释义] 贵:尊贵。指物体的价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级
[拼音] gāo cái jué xué
[释义]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出处]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拼音] gāo ér bù wēi
[释义]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出处] 《孝经·诸侯章》:“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拼音] gāo zhǎng yuǎn zhí
[释义] 比喻开拓,开辟。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拼音] yǎ liàng gāo zhì
[释义]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拼音] gāo shān dà yě
[释义] 高峻的山峦,广阔的原野
[出处] 宋·苏辙《上枢密韩大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拼音] gāo míng shàng xìng
[释义] 高:敬辞。询问人姓名的客气用语
[拼音] gāo yá dà dào
[释义]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出处]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