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è xíng yún
[释义]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出处] 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拼音] gāo guān zūn jué
[释义]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出处] 《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拼音] táng gāo lián yuǎn
[释义] 堂:厅堂;廉:厅堂的侧边。比喻尊卑有定规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
[拼音] gāo qíng yuǎn yì
[释义] 见“高情远致”。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拼音] xíng duǎn cái gāo
[释义] 才能虽高而德行欠缺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这是负心人行短才高,转眼处把人嘲诮。”
[拼音] gāo wèi zhòng lù
[释义] 见“高位厚禄”。
[出处] 宋·苏轼《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
[拼音] gāo xià zài kǒu
[释义] 犹言信口雌黄。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拼音] gāo zì biāo shù
[释义] 见“高自标置”。
[出处] 《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拼音] gāo zì biāo yù
[释义] 见“高自标置”。
[出处] 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拼音] gāo fēi yuǎn xiáng
[释义]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拼音] gōu shēn lěi gāo
[释义] 沟:壕沟;垒:堡垒。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兮》:“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拼音] gāo zì jiāo dà
[释义] 骄:骄傲自大。高傲自大,看不起他人
[出处] 《魏书·沮渠蒙逊传》:“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
[拼音] gāo qíng mài sú
[释义] 迈:超过,超逸。情致高雅脱俗
[出处]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唐》:“野逸不群,高情迈俗,张藻之亚也。”
[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qiàn
[释义] 堑:壕沟。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文帝纪》:“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其外复为一城。”
[拼音] gāo cái shuò xué
[释义]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 唐·李纲《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方今新定天下,开太平之业,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莱。”
[拼音] gāo cái bó xué
[释义]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出处] 《周书·宣帝纪》:“八日,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明经行修者为孝廉,上卅、上郡岁一人,下卅、下郡三岁一人。”
[拼音] gāo bì shēn lěi
[释义] 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
[拼音] gāo àn wéi gǔ
[释义] 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拼音] hó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见“闳言崇议”。
[出处]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拼音] lín xià gāo fēng
[释义] 同“林下风气”。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林下高风,诚当今之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