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chē dà mǎ
[释义] 高车:车盖很高的车。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 唐·李商隐《偶成赠四同舍》:“诘旦天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
[拼音] qīng fēng gāo jié
[释义] 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出处] 唐·牟融《题赵友》诗:“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拼音] qín jìng gāo xuán
[释义] 比喻官员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骇聚》:“若非秦镜高悬,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陨身败名,亦且遗臭万年。”
[拼音] cái gāo qì qīng
[释义] 才:才能;气:气质。指才调高雅,气质清新
[出处] 唐 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
[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释义]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拼音] qiū gāo qì hé
[释义]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拼音] gāo míng dà xìng
[释义]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请问仙乡何处,高名大姓,因甚到此?”
[拼音] gāo xuán qín jìng
[释义]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拼音] gāo àn shēn gǔ
[释义]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出处]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拼音] gāo fēi yuǎn jǔ
[释义]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出处]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拼音] gāo qíng yì xīng
[释义] 清高超逸的情致。
[出处] 《宣和画谱 胡擢》:“尝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其高情逸兴如此。”
[拼音] gāo bù kě dēng
[释义]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达。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出处]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拼音] gāo bù kuò shì
[释义] 同“高视阔步”。
[出处]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拼音] gāo bù tōng qú
[释义] 见“高步云衢”。
[出处] 《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拼音] gāo cái dà dé
[释义]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贤弟,论你高才大德,博学广文,为何不进取功名。”
[拼音] qiū gāo qì sù
[释义]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拼音] gāo cái zhuó shí
[释义] 见“高才远识”。
[出处] 《隋唐演义》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识,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况臣等。”
[拼音]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处]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拼音] gāo chū yún biǎo
[释义] 云表:云外。高高直立,伸入云端。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
[出处]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回头看隔院时,正有一棵高出云表的老槐树。”
[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gōu
[释义] 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唐·李翱《杨烈妇传》:“项城小邑,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