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 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释义]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门关紧,推了推,纹风不动。”
[拼音] mài nòng fēng qíng
[释义] 故意装出娇媚的姿态诱惑人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又见金钟儿不住的卖弄风情,将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无一点照应到自己,那里还坐得住?”
[拼音] fēng xuě jiāo jiā
[释义] 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处] 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释义] 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蛮酋惩交趾之败,望风而遁。”
[拼音] wén fēng ér táo
[释义]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拼音] cān fēng mù yǔ
[释义]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 明 许三阶《节侠记 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释义]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出处] 《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拼音]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tái
[释义]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出处]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拼音] fēng qù héng shēng
[释义] 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拼音] fēng zhú zhī nián
[释义]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拼音] kàn fēng shǐ chuán
[释义] 比喻跟着时势转变方向,随机应变
[出处] 《西湖佳话 断桥情迹》:“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如何。”
[拼音] jiǔ jīng fēng shuāng
[释义]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拼音] fēng tián làng jìng
[释义]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若不亏得一个人有主意,处置风恬浪静,不知炒到几年上才是了结。”
[拼音] fēng huán wù bìn
[释义] 形容女子头发美丽或头发蓬松散乱
[出处] 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拼音] shǔn fēng chuī huǒ
[释义]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井之临》:“顺风吹火,幸附骥尾,易为功力,因权受福。”
[拼音] fēng sú rén qíng
[释义]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出处]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拼音] fēng fēng huǒ huǒ
[释义]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拼音] fēng liú xiāo sǎ
[释义]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出处] 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拼音] rú zuò chūn fēng
[释义]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出处]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第四卷:“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