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àn shì fēng shēng
[释义] 谓遇事雷厉风行。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拼音] jiè péng shǐ fēng
[释义] 比喻借他人之力办事。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四回:“黄通理叹了一口气,见这张先生酒落欢肠,话颇坦直,虽然是个蠹吏,性情是了亮容易打夥的,便动了借篷使风的主意。”
[拼音] kè wù cái fēng
[释义]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出处] 明 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雾裁风好饥骨。”
[拼音] liú fēng yí zé
[释义] 流风:遗风;泽:恩泽。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
[出处] 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经始大基,流风遗泽,所被者远,五圣遵业至今,百有二十余年。”
[拼音] liú fēng yí liè
[释义] 流风:遗风;烈:功绩,功业。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
[出处] 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烈,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
[拼音] mí rán shùn fēng
[释义] 望风顺从。
[出处] 唐·张说《广州督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然顺风。”
[拼音] miè jǐng zhuī fēng
[释义]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出处] 《说郛》卷六四引唐·无名氏《灌畦暇语》:“今马之能走者,忌必随其余步哉?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是故也。”
[拼音] nòng yǐng tuán fēng
[释义] 形容心魂不定。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诊崇》:“须不是依花附木廉纤鬼,咱做的弄影团风抹媚痴。”
[拼音] ná fēng yuè yún
[释义] 拿:握持。比喻气概雄杰俊伟
[出处]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拼音] pà fēng qiè yǔ
[释义]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拼音] piāo fēng guò ěr
[释义]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任你说得舌敝唇穿,也只当做飘风过耳。”
[拼音] piān piān fēng dù
[释义] 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拼音] píng fēng jiǔ dié
[释义] 屏风:室内挡风器物,比喻山峦;叠:重叠。山峦重重叠叠
[出处] 唐·李白《庐山谣》诗:“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
[拼音] piāo fēng kǔ yǔ
[释义] 形容天气恶劣。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拼音] tóng zhōu yù fēng
[释义] 比喻同遭逆境。
[出处]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拼音] tūn fēng yǐn yǔ
[释义] 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出处] 明·袁宏道《乞改稿》:“急莫急于国课,去年职开征之始,昼夜焦蒿,吞风饮雨,仅得免于参罚。”
[拼音] tān mò chéng fēng
[释义]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出处]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拼音] tiān mò liáng fēng
[释义]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拼音] tāo fēng nüè xuě
[释义] 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出处] 元·方回《春晴》诗:“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晴春已深。”
[拼音] wèi fēng xiān yǔ
[释义]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晓道什么?只管胡言乱语!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弄坏了事,要你未风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