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ái gé shēng fēng
[释义]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出处] 《晋书 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拼音] xī fēng xié yáng
[释义] 西风:秋风;斜阳:夕阳。形容衰败的景象。比喻腐朽没落的趋势
[出处]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途路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拼音]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释义]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拼音] lùn yì fēng shēng
[释义]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出处] 《宋史 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拼音] lǐn lǐn wēi fēng
[释义] 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拼音] máng fēng bào yǔ
[释义] 指非常急骤的风雨
[出处] 苏曼殊《遁迹记》:“尔时诸天昏暗,盲风暴雨,震荡川陆。”
[拼音] mǎn xiù chūn fēng
[释义]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出处] 元 张可久《水仙子》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拼音] mǎn zuò fēng shēng
[释义] 亦作“满座风生”。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采动人。
[出处]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
[拼音] máng fēng dù yǔ
[释义] 同“盲风怪雨”。
[出处] 明·魏大中《答方孩未》:“而盲风妒雨,夜半陡作,瓣瓣沾泥矣。”
[拼音] máng fēng sè yǔ
[释义] 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出处] 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释义] 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出处]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旨,甚于受属。”
[拼音] mù lù shū fēng
[释义]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出处] 宋·王十朋《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
[拼音] mù yǔ shū fēng
[释义] 同“沐雨栉风”。
[出处] 明·刘基《野田黄雀行》:“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
[拼音] měi yǔ ōu fēng
[释义] 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 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拼音] mán fēng zhàng yǔ
[释义] 蛮:荒凉的南方;瘴:瘴气。指南方有烟雨瘴气的地方。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风箫女诱东墙》:“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拼音] mí rán xiāng fēng
[释义] 见“靡然向风”。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拼音] nì fēng è làng
[释义] 比喻险恶的形势。
[出处]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也还是听到铃声,奔赴教室,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逆风恶浪,为学生们上课。”
[拼音] niè yǐng zhuī fēng
[释义] 形容速度极快。
[出处] 《梁书 王僧孺传》:“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撮之雄官,参人伦之显职,虽古之爵人不次,取士无名,未有蹑影追风,奔骤之若此者也。”
[拼音] ōu fēng mò yǔ
[释义]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拼音] wàng fēng xī zhǐ
[释义] 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默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