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ì yuè guāng fēng
[释义]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出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
[拼音] jīng fēng hài làng
[释义] 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拼音] huǐ fēng bài sú
[释义] 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出处] 《晋书 刘毅传》:“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释义]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拼音]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释义]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出处]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闻风响应。”
[拼音] fēng qīng yún dàn
[释义]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拼音] wò fēng bǔ yǐng
[释义] 犹言捕风捉影。
[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第一卷:“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拼音] fēng xíng léi lì
[释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拼音] wàng fēng ér zǒu
[释义] 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马上逃遁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4回:“今又不能尽力拒敌,反是望风而走。”
[拼音] wǔ fēng shí yǔ
[释义]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拼音] wén fēng yuǎn dùn
[释义]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拼音] hé fēng lì rì
[释义]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出处]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拼音] kǒu jiǎo chūn fēng
[释义]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拼音] fēng yuè wú biān
[释义] 极言风景之佳胜。
[出处]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拼音] fēng chí diàn jī
[释义] 形容迅速出击。
[出处] 《六韬 龙韬 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击,不知所由。”
[拼音] fēng chí diàn juǎn
[释义]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出处] 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
[拼音] fēng chí diàn shì
[释义]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出处] 三国 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历中原,顾盼生姿。”
[拼音] fēng hé rì měi
[释义]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出处] 清 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拼音] qīng fēng jùn jié
[释义]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出处] 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拼音] kuáng fēng nù hǒu
[释义] 狂:气势猛烈。形容大风呼啸猛烈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40回:“忽闻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