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释义] 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拼音] wán gù bù huà
[释义]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拼音] míng wán bù líng
[释义]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 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拼音] míng wán bù huà
[释义] 冥顽:昏庸顽钝,愚钝无知。指人十分愚钝不开窍
[出处]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本想叫你回心转意,改恶从善,不料你如此无礼,冥顽不化。”
[拼音] wán gěng bù huà
[释义] 形容非常顽固。
[出处]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拼音] wán shí diǎn tóu
[释义] 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出处] 晋 《莲社高贤传 道生法师》:“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拼音]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释义]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拼音] āi gǎn wán yàn
[释义]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出处] 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拼音] wán lián nuò lì
[释义]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拼音] wán pí lài gǔ
[释义] 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拼音] wán tiě shēng guāng
[释义]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拼音] hù wán bù quān
[释义] 犹言顽固不化。
[出处]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拼音] wán pí lài ròu
[释义] 见“顽皮赖骨”。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
[拼音] wán pí zéi gǔ
[释义]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拼音] wán tiě shēng huī
[释义]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拼音] cè wán mó dùn
[释义] 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拼音] wán gù bǎo lěi
[释义] 比喻顽固不化的人
[拼音] wán fù yín mǔ
[释义] 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出处] 《尚书 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拼音] gěng wán bù huà
[释义] 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出处] 《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拼音] póu xiōng jū wán
[释义] 裒:刨除;鞠:阻塞。清除凶狠的人,制止贪婪的人
[出处] 《献平淮夷雅表》:“被昏卒狂,裒凶鞠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