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óng fěn qīng é
[释义]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出处]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拼音] tuō qīng yū zǐ
[释义]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拼音] mǎn mù qīng shān
[释义] 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拼音] qīng yǎn bái yǎn
[释义]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释义]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披云雾睹青天。’”
[拼音] píng bù qīng xiāo
[释义] 见“平步青云”。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拼音] qīng kǒu bái shé
[释义]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出处] 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
[拼音] qǔ qīng fēi bái
[释义] 见“取青媲白”。
[出处]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无章,所以去古日远。”
[拼音] qīng yún dú bù
[释义] 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出处] 《白雪遗音·八角鼓·才郎夜读书》:“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
[拼音] qīng yíng rǎn bái
[释义] 同“青蝇点素”。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yù
[释义] 喻白璧有微瑕。
[出处] 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bì
[释义] 见“青蝇点素”。
[出处] 明·张居正《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
[拼音] duō qīng shí zǐ
[释义]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出处]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拼音] gǔ sì qīng dēng
[释义]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拼音] tuō zǐ chuí qīng
[释义] 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比喻官位显赫
[出处] 《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拼音] qīng shān sī mǎ
[释义]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出处]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拼音] qīng qián xué shì
[释义]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出处]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拼音] qīng yíng zhī diào
[释义] 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出处] 《三国志 吴书 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拼音] qīng shǐ chuí míng
[释义] 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出处] 唐 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诗之八:“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拼音] chōu qīng pèi bái
[释义] 以青配白,比喻以对偶为专长
[出处] 金·元好问《送诗人秦略简夫妇……》诗:“昨朝见君临水句,乃知抽青配白非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