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ng shǐ biāo míng
[释义] 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众将军年虽弱冠,各负雄才,文武兼通,正堪为朝廷之股肱,庙廊之梁栋。今能顺天知命,解甲而降,准拟青史标名,流芳千古。”
[拼音] qīng dēng gǔ fó
[释义]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拼音]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释义]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出处]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拼音] píng dì qīng yún
[释义] 平:平稳;青云:高空。比喻境遇突然变好,顺利无阻地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地位。
[出处] 金 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
[拼音] bái yún qīng shè
[释义] 比喻在异乡思念亲人
[拼音] gōng biāo qīng shǐ
[释义]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拼音] hóng fěn qīng lóu
[释义]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拼音]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释义]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拼音] qīng shǐ liú míng
[释义]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拼音] qǔ qīng pì bái
[释义] 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出处]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
[拼音] qīng zhī lǜ yè
[释义] 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拼音] hóng fěn qīng é
[释义]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出处]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拼音] qīng lóu chǔ guǎn
[释义] 犹言秦楼楚馆。指歌舞场所。亦指妓院。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青楼楚馆,骚人词客,杂沓其中,投赠楹联,障壁为满。”
[拼音] qīng yǎn bái yǎn
[释义]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拼音] píng bù qīng xiāo
[释义] 见“平步青云”。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拼音] qīng shǐ liú fāng
[释义]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 沈僖《一枝花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拼音] qīng yún wàn lǐ
[释义] 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第二出:“论做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早当驰骤。”
[拼音] sī mǎ qīng shān
[释义]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释义]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披云雾睹青天。’”
[拼音] qīng huáng wèi jiē
[释义] 见“青黄不接”。
[出处] 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