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ūn fēng yǔ lù
[释义]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出处] 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拼音] cān fēng yàn lù
[释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拼音] cān pā yǐn lù
[释义] 吞食百花,吸饮露水。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
[出处] 汉 刘向《列仙传 赤将子舆》:“子舆拔俗,餐葩饮露。”
[拼音] mù lù zhān shuāng
[释义]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出处] 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箒公侯之门。”
[拼音] pī shuāng mào lù
[释义] 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
[拼音] mù lù shū fēng
[释义]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出处] 宋·王十朋《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
[拼音] lù hóng yān zǐ
[释义]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出处] 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于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拼音] lù hóng yān lǜ
[释义] 见“露红烟紫”。
[出处]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拼音] diàn guāng zhāo lù
[释义] 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出处]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拼音] fú qì tūn lù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拼音] fēng yún yuè lù
[释义] 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
[出处] 汉魏 刘桢《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拼音] bào yī lù guàn
[释义]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
[出处]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拼音] fú yún zhāo lù
[释义]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 《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拼音] bào yī lù gài
[释义] 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
[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拼音] kè xiān zhāo lù
[释义] 指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
[出处] 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拼音] zhāng yǎn lù jīng
[释义] 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晁大哥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
[拼音] bù lù xíng sè
[释义]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出处] ?
[拼音] shuāng lù zhī bìng
[释义] 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逎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拼音] zhì shuāng mù lù
[释义] 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
[出处] 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拼音] gān lù fǎ yǔ
[释义] 甘露:甜美的露水。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
[出处]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淑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