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ái nàn jiě fēn
[释义]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拼音] àn jiàn nán fáng
[释义]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
[出处]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拼音] qíng lǐ nán róng
[释义]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拼音] qiān zǎi nán yù
[释义] 见“千载难逢”。
[出处] 清·吴下阿蒙《断袖篇·木工子》:“沉思良久,复偃卧其侧,周身玩视,慨然曰:‘如此佳儿,千载难遇。’”
[拼音] zuǒ yòu liǎng nán
[释义] 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拼音] qiān jīn nán mǎi
[释义]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拼音] nán shàng jiā nán
[释义]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拼音] nán dé hú tú
[释义]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出处]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拼音] míng shí nán fù
[释义]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出处]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拼音] xiū kuì nán dāng
[释义] 当:承受。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拼音] guó bù jiān nán
[释义]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出处] 《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拼音] xiǔ mù nán diāo
[释义] 见“朽木不可雕”。
[出处] 《南史·颜延之传》:“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
[拼音] juān qū fù nàn
[释义]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拼音] zì shēn nán bǎo
[释义] 自己保不住自己。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拼音] cùn bù nán yí
[释义] 见“寸步难行”。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拼音] chā chì nán táo
[释义]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拼音] bā nàn sān zāi
[释义]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拼音] bǎi nián nán yù
[释义] 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三回:“咱学生奉御差来送小姐一场,也是百年难遇。”
[拼音] nán gē nán shě
[释义]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拼音] míng gāo nán fù
[释义]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出处]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