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òng yǐn zhú wēi
[释义] 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出处]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学师]谓[马建忠]能洞隐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
[拼音] shān lín yǐn yì
[释义] 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拼音] zǐ wéi fù yǐn
[释义]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出处] 《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拼音] dà yǐn cháo shì
[释义]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真正的隐士不必隐居山林,可以隐居在闹市
[出处]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拼音] rú yǒu yǐn yōu
[释义]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拼音] huò qǐ yǐn wēi
[释义] 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
[出处] 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拼音] ruò yǐn ruò xiǎn
[释义]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出处] 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拼音] lín qī gǔ yǐn
[释义] 谓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