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ē xià qiú
[释义] 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拼音] tǔ jiē máo cí
[释义] 见“土阶茅屋”。
[出处] 《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拼音] máo shì tǔ jiē
[释义]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拼音] tǔ jiē máo wū
[释义]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拼音] jiǎ jiē jiù huǒ
[释义] 假:借;阶:梯子。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出处] 《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拼音] máo cì tǔ jiē
[释义]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拼音] rì zhuǎn qiān jiē
[释义] 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拼音] huā jiē liǔ shì
[释义]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明 刘基《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花阶柳市去。”
[拼音] kāi jiē lì jí
[释义] 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
[出处] 《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拼音] mén jiē hù xí
[释义] 门里门外的地方。形容到处,随处。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门阶户席,皆王亲也。”
[拼音] tī róng jiē lù
[释义] 梯:梯子;阶:台阶。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