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释义]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拼音] guǎ jiàn xiǎn wén
[释义]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出处]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拼音] guǎ wén shǎo jiàn
[释义]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拼音]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拼音] wén chǒng ruò jīng
[释义] 犹言受宠若惊。
[出处] 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拼音] yì shì yí wén
[释义]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出处]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拼音] yòu yú jiàn wén
[释义] 拘泥于所见所闻
[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释义] 散失;遗传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出处] 宋 周密《武林旧事》:“此十卷之本,乃从毛氏汲古阁之版传抄。首尾完其,其间遗闻轶事,皆可备考稽。”
[拼音] jì jì wú wén
[释义]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处]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拼音] gèn gǔ xīn wén
[释义]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拼音] lǎn wén biàn jiàn
[释义]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纪策考》:“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拼音] dān jiàn qiǎn wén
[释义] 见识短浅。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拼音] dào lù chuán wén
[释义] 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拼音] jī quǎn bù wén
[释义]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拼音] míng wén tiān xià
[释义] 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 《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释义]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释义]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拼音] jī quǎn xiāng wén
[释义] 指人烟稠密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拼音]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释义] 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耳闻是虚,眼观为实’,叔叔此时,且不要过于取笑侄女,请再去一访,……那时再来取笑侄女,却也未迟。”
[拼音] tiān xià qí wén
[释义] 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