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óng yán chóng yì
[释义] 博大高远的议论。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
[拼音] hóng yán gāo lùn
[释义] 见“闳言崇议”。
[出处]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拼音] hóng yì miào zhǐ
[释义] 见“闳意眇指”。
[出处]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拼音] hóng yǔ chóng lóu
[释义] 谓大屋高楼。
[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谓厥祖在时,其为智慧武怒者何似,尝有闳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于凡人。”
[拼音] wāng yáng hóng sì
[释义]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出处] 宋 汪藻《鲍吏部集序》:“钦止少从王氏学,又尝见眉山苏公,故其文汪洋闳肆,粹然一本于经,而笔力豪放。”
[拼音] hóng shí gū huái
[释义] 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
[出处] 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