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ù mén zì jué
[释义]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出处] 《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拼音] wàn hù qiān mén
[释义] 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出处] 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拼音] dù mén bù chū
[释义]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出处]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拼音] dù mén jué kè
[释义] 同“杜门谢客”。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拼音] péng mén bì hù
[释义]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出处] 《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拼音] mén shēng gù lì
[释义]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拼音] guǐ mén guān
[释义] 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那知越吃越离‘鬼门关’近,这样治病,无怪又生出斗殴的事来。”
[拼音] gāo mén dà hù
[释义]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拼音] gǎi huàn mén lǘ
[释义] 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拼音] táo lǐ mén qiáng
[释义]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拼音] hóng mén yàn
[释义] 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拼音] héng mén shēn xiàng
[释义]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出处]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拼音] háo mén jù shì
[释义] 豪门:权贵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贵之家。
[出处] 《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拼音] wàng mén tóu zhǐ
[释义]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拼音] huā mén liǔ hù
[释义] 指妓院
[出处] 元·无名氏《小孙屠·谋杀孙必达》:“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与孙官人结为夫妻。”
[拼音] háo mén guì zhái
[释义] 豪门:巨富权贵之家。指有权势的富贵人家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
[拼音] yìng chēng mén miàn
[释义] 装体面,假充上流。保持高等或中等阶级社会地位的风度、架子或门面
[拼音] liǔ hù huā mén
[释义] 指妓院
[出处] 元 马致远《青杏子 悟迷》:“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拼音] mén hù zhī zhēng
[释义] 宗派之间的争论
[出处] 《清史稿 沈桂芬翁同龢等传论》:“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至数十年而未已。”
[拼音] páng mén xiǎo dào
[释义] 犹旁门左道。
[出处] 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