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īn chéng shí shì
[释义] 比喻险固的城池。
[出处]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
[拼音] jīn dān huàn gǔ
[释义]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出处]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拼音] jīn guāng gài dì
[释义]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拼音] jīn huī yù jié
[释义]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拼音] zhēn jīn liè huǒ
[释义]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出处] 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金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拼音] jīn wū jiāo niáng
[释义] 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出处] 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
[拼音] jīn zhāng yù jù
[释义] 指华丽的诗文。
[出处]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拼音] lòu jīn pù cuì
[释义] 形容缤纷的色彩。
[出处] 元·周文质《落梅风》:“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
[拼音] mǎi tiě sī jīn
[释义] 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
[出处]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拼音] mù yè huái jīn
[释义] 比喻暗中行贿。
[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拼音] tóng shān jīn xué
[释义] 比喻极其富有。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访梦》:“少甚獐头鼠目,拥着铜山金穴,驷马高车?”
[拼音] tuō jīn wěi zǐ
[释义]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出处]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拼音] tiě guō jīn chéng
[释义]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出处]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拼音] wū jiù jīn nú
[释义] 乌舅:乌臼子油;金奴:指油灯。讥讽吝色的人
[出处] 宋·陶糓《清异录·器具》:“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拼音] duī jīn dié yù
[释义] 形容财富极多。
[出处] 唐 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拼音] jīn rén zhī jiān
[释义]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拼音] jiàng shí yùn jīn
[释义]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出处] 《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拼音] jiāo jīn shuò shí
[释义]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 北齐 刘昼《刘子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拼音] jīn chāi xì hé
[释义]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
[拼音] jīn lán zhī yǒu
[释义] 指亲密的朋友。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