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òng guī lèi jǔ
[释义] 同“重规迭矩”。
[出处] 《艺文类聚》卷九五引晋·王廙《白兔赋》序:“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前典,历代以为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
[拼音] ēn zhòng tài shān
[释义]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fù
[释义]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拼音] fù zhòng hán wū
[释义] 犹言忍辱负重。
[出处]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薮。险趋人先,利居众后。”
[拼音] fù zhòng tūn wū
[释义] 见“负重含污”。
[出处]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释义]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拼音] gāo wèi zhòng lù
[释义] 见“高位厚禄”。
[出处] 宋·苏轼《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
[拼音] hūn jìng chóng míng
[释义]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出处]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拼音] lì wēi rèn zhòng
[释义] 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出处] 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拼音] zhòng guī tà jǔ
[释义] 同“重规迭矩”。
[出处]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皇夏》:“尧昔命舜,舜亦命禹,大人驭历,重规沓矩。”
[拼音]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释义]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拼音] niān qīng duō zhòng
[释义] 轻的重的都要拿。谓要干的活很多。
[出处]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拼音] qīng shēn zhòng yì
[释义]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拼音]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释义] 见“轻身重义”。
[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拼音] qīng sǐ zhòng qì
[释义]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起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气,结党连群。”
[拼音] qīng sǐ zhòng yì
[释义] 见“轻死重气”。
[出处]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释义]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拼音] rèn zhòng cái qīng
[释义]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拼音] zhòng wēn jiù yè
[释义]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出处] 宋·陈亮《谢留丞相启》:“亮青年立志,白首奋身,敢不益励初心,期在重温旧业。”
[拼音] wěi zhòng tóu jiān
[释义]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