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ēng hóu wàn lǐ
[释义] 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形容志向高远,气度非凡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拼音] liú xuè qiān lǐ
[释义] 形容死伤非常多。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拼音] q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 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拼音] qiān lǐ zhī jū
[释义] 驹:少壮马。比喻英俊的少年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拼音] qiān lǐ yīn yuán
[释义] 很远的婚姻缘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拼音] xiù lǐ cáng dāo
[释义] 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拼音] chǐ cùn qiān lǐ
[释义] 形容登高所见,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
[出处]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拼音] hào yuè qiān lǐ
[释义]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拼音] mián lǐ bó cái
[释义] 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
[出处] 《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拼音] mèng lǐ nán kē
[释义]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 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轲一梦成。”
[拼音] máo lǐ tuō zhān
[释义] 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拼音] pí lǐ mó wài
[释义]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拼音] qiān lǐ jié yán
[释义]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拼音] qiān lǐ jùn gǔ
[释义] 比喻贤才。
[出处] 明·李贽《复梅客生》:“若计此时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骏骨,难矣!”
[拼音] qiān lǐ zhī rèn
[释义] 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拼音] qiān lǐ jiè chóu
[释义]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拼音] wàng biǎo zhī lǐ
[释义]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出处] 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拼音] wàn lǐ wú yún
[释义]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拼音] xiāng lǐ fū qī
[释义] 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
[出处] 明·杨慎《升庵诗话·乡里夫妻》:“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理,如夫不离妻也。”
[拼音] xiù lǐ xuán jī
[释义] 玄机:道家所谓的奥秘。袖里藏有奥妙的道理。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谋略
[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